李章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,研究生学历,教育学硕士,湖南师范大学讲座教授、兼职硕士生导师。现任长沙思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思沁中学副理事长、党支部副书记,湖南师范大学理事,湖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、教育界别秘书长,区人大代表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。同时兼任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、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家导师,湖南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常务理事,长沙市雨花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。多次荣获“民办教育先进个人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青年创业导师”等称号,并被评为“长沙市首届十佳民办学校举办者”。
致思沁人的第一封信
各位同事、各位家人:
大家好!
非常荣幸来到师大思沁中学与大家共事,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沁园。我们走进校门,最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高耸的两栋楼——思齐楼与里仁楼;向校园内迈步,我们会看到指路牌,顺着指路牌上的几个路标望去,几条道路就铺在眼前——出彩大道、见贤路、三省路、知行路;信步校园,我们会邂逅一座美丽的沁园。到这里,我们校园的全貌也就在大家面前展露无余了。新的学期,新的开始,我和大家说点什么呢?想了想,还是从这几个与楼名、路名和园名有关的词说起吧!
首先说说“思齐”与“见贤”。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我相信各位家人对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了。“见贤思齐”说的是一个好榜样对自己的正面影响,会成为驱赶自己不断成长与超越的精神力量;“见不贤而内自省”说的是一个坏榜样对自己的“教益”,要时刻警惕自己吸取教训,不重蹈他人覆辙。作为老师,我们能最直接、最身体力行地影响自己的学生,我们的一句无心之言、无心之举,我们的每一堂课,都会进入学生们的眼里、耳里,然后在耳濡目染下进入他们的心里。所以,我希望大家都能以“四有好老师”标准要求自己,坚定地持有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实的知识与一颗仁爱之心。从自身做起,不断审视与反思:教育教学方向正确?工作目标已达成?教育理念已贯彻?帮学生们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?工作态度没有懈怠?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标杆,在工作中对标、学习、超越,成为学生尊敬与仰望的榜样!
第三个词:里仁。子曰:“里仁为美。”意思是,跟仁者居住在一起才是好的。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,讲的就是“里仁”的道理。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均源于内在、发乎本心,但同时,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我们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,会受到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里仁,实际上不是选择住所,而是选择有仁爱之心、有高尚品德的人。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应该具备的品质。陶行知先生说过:“德者,师之魂。”这不仅是对老师职业特征的概括,也是对我们人格塑造的要求。有了这份职业之德,才会愿意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对待,从而产生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,才能从心底生发一份坚定的使命感与厚重的责任感。师德修养的核心体现于我们校训中“仁爱”二字。仁者爱人,老师的仁爱之心,是每个学生都渴望并应当充分享有的权利,希望我们不留死角、不怀私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。
第四个词:出彩。“让每个学生更出彩”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。一直以来,我们悲哀地看到很多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,被社会大众贴上了叛逆、差生、吊车尾、笨这些标签,甚至被传统教育系统早早地放弃,只能离开校园,进入社会。这些孩子的父母、老师,有没有尝试去聆听过他们的理想,去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与不安,去帮助规划他们以后的人生?在思沁,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摒弃这些标签。我坚信“人人出彩,个个成功”,这是我们的教育理想。我们要以出彩之心培养出彩之人,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,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,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杨帆。让我们给学生们点一盏心灯,使孩子们都成为精神明亮的人;让我们主动去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,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与特长,使孩子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,走向更美好的明天。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闪光点,有一些光很明亮,值得好好珍惜,悉心呵护;有一些光很暗淡,甚至沾染了尘埃,更需要我们去擦拭,去打磨,去点燃,帮他们发光、发亮。这种光芒也许很微弱,但有光就意味着希望,只要与出彩同行就能让每颗星星闪亮!
第五个词:三省。子曰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这三重反省对我们也同样适用。其一,反省自己对待学生是否尽心尽力,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尽职尽责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,其前提就是老师对工作的态度。我们要心怀强烈的事业心、责任感,点燃自己的工作激情。不仅要爱岗,更要敬业,把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投射向更高远的教育事业中;不仅要教书,更要育人,不仅教授文化知识,更要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其二,反省自己对待学生是否以真心真情相待。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,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,主动了解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彼此信任,用真心唤起学生的创造力与求知欲。其三,反省自己是否不断学习、不断成长。希望我们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,扩充知识面,完善知识体系,不断学习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,始终保持精神与思想上的与时俱进,勇于开拓创新。
第六个词:知行。阳明先生说:“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”知是指良知,行是指人的实践。这里的良知,指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,良知是天生的,人人具有,个个自足,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。知是行的开始,行是知的完成,本质上二者一体,不可分割。让我们一起,永远行进在致良知的大道上,知行合一。波斯诗人萨迪说,有两种人是在作无谓的努力,一种是积累了财富而不去使用的人,另一种是学会了知识而不去应用的人。作为文明与文化的传承者,古今中外的教育者同时也还扮演着实践与传播者的角色。相信我们思沁的老师都兼具师德与师能,我们不仅要将其铭记于心,更要落脚于教书育人的过程。只有付诸于行动,这种德性与能力才能在学习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,才能逐渐品格化、气质化,最终融于自己的骨髓与血液,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。
最后一个词:沁园。我想谈一下我们校名中的这个“沁”字。提到这个字,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“沁人心脾”这个词,意为渗入、浸润人的心灵,这与教育的本质实在贴切。教育的本质,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。老师被广大人民群众比作辛勤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。而所谓的浇灌,不应该是粗暴地灌输,这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,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,和学生产生越来越大的隔膜。孩子们的梦想不应该被扼杀在温室里,而应该在我们的沁润下茁壮成长。真正的好老师应懂得如何“沁”入学生的心灵,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,引导积极的人生观、世界观,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;另一方面滋润学生的情感世界,让学生感受到体贴与关爱,倾听与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,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明灯。
从今天开始,我们大家又将在自己的岗位上,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,陪伴在我们的学生身边,用责任、包容、耐心、坚定、热情和真心沁润着莘莘学子的心,伴随学生健康无忧成长。学生的成长轨迹,将会留下我们坚实笃定的足迹;学校的发展大道,全靠大家的努力与奋斗。愿我们坚守梦想,从心开始,都拥有一个完整而幸福的教育人生!
祝愿各位家人在新的学期收获新的快乐与感动!李章与大家同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