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一只铅笔插入一杯水中,为什么看上去就像折断了一样呢?”
师大思沁初中部的物理实验室里,一堂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正在青光珍老师的主导下进行着。只见她将同样一支铅笔从水中又移到了另一个空杯子中,铅笔则恢复了原本的形状。通过一个简单的对比试验,孩子们迅速找到了问题的关键——杯子里的水,导致了光线的变化。
“这是因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,传播方向发生改变,因而让我们看上去觉得铅笔已经折断了。”青光珍随后向同学们解释道。
从教三十七年,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尽量用实验的方式展现是她始终坚持的教学模式。她说,物理教学源自生活,也应该回归生活,只有把生硬、抽象的物理课转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,孩子们才能真正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。
01
教书不是平铺直述,而是正确引导
自1983年从教以来,青光珍老师一直认为,教书最好的方式不是平铺直述,而是正确引导。
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,她特别重视对学生解题过程的指导。每次考试,无论试卷来自何方,她都会先亲自把题目做一遍,从而详细了解每一道题的考点和用意。每次考试后,她又会将每一道题的正确率进行统计,从而分析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真实掌握情况。
碰到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,她就会十分详细地为同学们推导解题的全过程。她说:“我对学生讲题目从来不是只讲答案,而是一步步地引导他们。”
在给学生们讲解的时候,青老师会要求他们重复读题,在读题的过程中寻找题目中提到的关键词,从关键词中去分析解题的方法。
若学生还是不能理解,青老师则会通过提问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,先给一些明显的线索,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,再给一些隐形的线索,让他们一步步地推导出正确答案。
学生们碰到难题的时候,最爱与青老师交流。因为他们都知道,青老师每天都会做大量的题,越是难解的题目,她越会研究,即便花费一整天的时间,她也会将这道题解出来,耐心地教导大家。
为此,青老师特别注重日常易错题、难题的积累。每到一定时间,她就会亲手撰写一张试卷,交给学生们做,发散学生的思维,开发学生的智力。因此,在青老师所教的学生中,物理科目做题的速度,解题能力比其他班的学生都要强得多。
▲青光珍老师给学生手写的试卷
02
做人以立品为先,读书以潜心为要
从教这么多年来,青光珍老师始终把“做人以立品为先,读书以潜心为要”这一句话牢牢记在自己的心中。她说,这是当年她考上教师编制后,任职第一所学校的校训,意思是在教学工作中,保持良好的师德始终是第一位的,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,潜心一致始终是最重要的。
那时候读书很不容易,每一个学生眼中都显露着对知识的渴望,那不仅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,更是对我们作为教师巨大的期望。她说,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始终忘不了那个时候学生们渴求的目光。
她十分喜欢孩子们的发散思维。她说,这一个特点对于物理学习非常重要,因为物理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。而对于学习缺点较多的学生,她则会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谈心,首先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障碍,再给他们进行课后辅导,重拾兴趣。
“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学不好,他们只是基础差一些,只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教导,他们也会慢慢改变。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是哪里都很优秀,他们有时候也会粗心大意,所以需要督促、鞭策他们,变得越来越好,所以好生、差生,在我这里没有区别,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。”
曾经有个学生虽然整体成绩都不好,心理上也有厌学倾向,但他的物理考试几乎每次都能及格,家长都拿他没办法。青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后,经过多次的教导,发现学生其实很聪明,只是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。
于是她经常上课的时候点他的名,让他回答问题,从而激发他的积极性。如果他回答不出来就一步步的引导他,告诉他如何解,课后还会出一些习题给他巩固,久而久之,形成习惯,该名学生的成绩也越来越好,去年中考他的物理成绩拿到了A。
前两年,青光珍老师不小心摔了一跤,现在的身体早已大不如前。
但她从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请假休息,上课的时候始终情绪饱满,思维清晰,始终把最热情的一面留给可爱的学生们。
子曰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”。对青光珍老师来说,吃简单饭食,喝冷水,弯起胳膊做枕头,照样也快乐。
工作37年,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,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却依然富有战斗力。青光珍老师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,慎言敏行,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。
长期任教初三物理,担任初中物理奥赛辅导老师、初中物理教研组长。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,多次获得嘉奖。
育人理念:立足三尺讲台,塑造无悔人生。